智能快递柜:打通物流配送“最后100米”
日期:2018-06-11 09:34:39 浏览:424
随着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也促进了物流配送行业的繁荣。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快递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2016年我国物流总额已达230亿元。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
然而, 如何打通配送环节的“最后一百米”,一直是困扰物流企业的难点和痛点所在。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普及,物流配送行业的精细化运营水平不断提升,设置在写字楼、社区、校园、地铁附近的智能快递柜已逐步成为解决“最后一百米”问题的有效方案。
国外企业在先领跑
全球范围内已有近20个国家开始应用智能快递柜以完善末端物流。例如,德国邮政股份公司(DHL)于2001年开发了名为包裹站(packstation)的自助取货柜系统,亚马逊公司(Amazon)于2011年先后在美国和英国推出智能快递柜业务Amazon Locker。此外,加拿大的BufferBox公司、日本的阿尔法集团(Alpha)等企业也相继推出快递柜业务。相比于国外,国内的智能快递柜起步较晚。2012年1月,京东集团旗下的“京东商城”率先开通北京市的地铁自助快递业务,随后在部分试点城市陆续推出智能快递柜,成为国内智能快递柜业务开始起步的里程碑。
德国是较早以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取货的国家。德国的一些居民小区附近设有专门的取货机,用户可以按照密码自行取件。例如,DHL公司于2002年提交的申请号为DE10149621的发明专利申请涉及一种发送邮包的方法和设备,用户可提前注册并领取磁卡和PIN码,当用户的包裹通过DHL运营系统投递到附近的包裹站时,DHL的后台服务器就会通过短信或者邮件通知用户到包裹站领取包裹,用户携带磁卡和PIN码即可自助取件。
加拿大的BufferBox公司为用户推出的智能快递柜,只要用户在BufferBox网站上注册,就会获得公司或家附近的BufferBox中用于收取包裹的特定地址,当包裹寄送到时,BufferBox服务器就会寄给用户带有取包裹唯一密码的电子邮件,用户只需前往BufferBox输入储物柜密码即可拿到包裹。
国内企业快速跟进
我国的智能快递柜业务呈现出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笔者在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CNABS)中检索发现,截至2018年4月30日,智能快递柜相关的中国专利申请已达2000余件。就申请态势而言,2010年之后,该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出现爆发式增长;就申请主体而言,来自国内申请人的专利申请量占申请总量的90%以上。
国内物流配送行业对于改善末端物流存在强烈的市场需求和较高的技术关注度。基于不同的用户需求,智能快递柜的功能改进也分别指向不同的技术方向。从专利申请所反映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智能快递柜的技术改进大致涵盖以下几个方面。